题解:我为什么选择1自体心理学 - 持续更新2

首先,当然是因为我得到了它的帮助。

我可能在别的地方讲过这个故事,但是不妨再讲一遍。我的首次个人分析并不顺利,即使我与分析师之间能够产生联结——原因复杂,不必详述,将之还原到了感受层面,却也可以说是异常简单:分析之中的沉默,以及它所暗含的冷漠令人难以忍受。

即使我仍会认为那并不是一段完全失败的分析,在我与另外一位 H 先生进行工作之后,我才真正体验到了共情的力量。

我曾一度困惑于这个问题:

如果自体心理学的确扩大了精神分析可以工作的疆域,那么,对于神经症水平的患者,它是否仍然有效并且必要

不用提示科胡特先生已经亲自回答过这个问题3,那时的我缺乏个案经验,并不能够完全理解他在文中所写的内容。直到我遇到了一个真实的两难困境,并且依据信任自体的直觉而做了并不确定的决定,事后请教督导时,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

来访非常强烈地需要我给出一个确认,而这种对于他人的依赖也曾多次出现在 TA 的生活之中,我并不希望强化这个模式,但是,在那个情境之下,我感到支持是真实而且必要的。

我督十分淡然地挑了挑眉:

这个时候,你需要让来访依赖你,因为 TA 此刻是没有力量的(依据之前讨论的个案概念化)。而这也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“抱持”。

那是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时刻,它发生于相当早期,但却令我感到,选择自体果然是没有错的。

  1. 虽说如此,我目前的长程受训仍以精神分析通识 + 客体关系为主。所谓选择,更多在于个人分析 + 个体督导,内心归投,以及未来方向。 

  2. 持续更新:不出意外的话,未来还会增加一些理由;但是,世事无常,我也可能将这篇文章改为“我为什么不选择自体心理学”。 

  3. 见《自体的重建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