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自己是在互联网领域工作的原因,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以来,我一直非常关注网络时代的自我暴露的问题。

讨论自我暴露,前提是要了解需要避免的原因,在我的理解之中,不外以下:

  • 出于安全考虑:其实在这一层面,咨询师与其他的人没有太多区别,过多暴露个人隐私终究是有风险的。如果说有区别,那么则是一些来访者可能会因自己的疾病而做出过激行为。1
  • 对于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流派来说,自我暴露可能会影响来访者的投射和移情,从而影响治疗效果。尽管从目前发展来看,学界对于治疗之中的自我暴露的态度逐渐变得开放2,但是,这份宽容自有理由并未延伸到了治疗之外。

这些担忧的确会让我们主动避免一些自我暴露,而且这种避免将会是有益的。然而,完全避免自我暴露十分困难,并不仅仅因为互联网络没有隐私,而且由于咨询师需要发出声音。譬如,李孟潮认为,咨询师要注意名气管理、自强不息,要有一个职业规划。实际上,这种需求在弗洛伊德处就已存在,他会张贴广告招募来访。

如果一些自我暴露是不可避免的,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自我暴露呢?我个人对此的想法如下:

首先当然应该设立自我暴露的底线;

其次,发出声音的前提之下,可暴露,也可不暴露的,以不暴露为上。

最后,则是暴露之后如何处理。

关于写作之中的自我暴露可能会带来的影响,我以为丹朱这篇文章之中讲得很好:

来访者看了你的文字后,会有很多投射和理想化,这一点要和来访者讨论。暴露自己太多信息,会让来访者失去想象空间,无法投射和移情。比如来访者本来可能把你移情为理想母亲,但是他从你的文章中知道你有个孩子,之后可能会想:你有自己的孩子,我不是你的孩子,我不该太依赖你。这样会让来访者没有办法移情。

如果咨询师在网上写了其他来访者的故事,会激发没有被写出来的来访者的同胞竞争。

在网上写什么,不写什么,体现了咨询师的防御。

如果你在网上发表过一些有攻击性的观点,可能会让来访者感到不安全。

还有另一种破坏咨询关系的可能。如果来访者通过文字读到你过去的经历,会有种跟你很熟悉的错觉,更想要和你发展咨询之外的关系。

所以,处理原则,除了在谈论之前,记住丹朱所说的“在匿名和被来访者发现之间,需要平衡,比如少谈自己生活的细节,不评判某些群体,表达攻击性时尽量克制”之外,我想,和来访者深入讨论,咨询师发表的内容引发内心变化的动力是什么会有帮助。这些自我暴露可能的确会带来很难撤回的影响,但是,通过将之作为工作材料,我们能够以此理解来访者的内心,而这正是心理咨询需要达成的目标。在每一条关于心理咨询的准则背后,其实我们需要看见的都是深层原因,看到这些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现实咨询之中的复杂情境。

我自己曾有一个不得不做的抉择,是否公开自己的佛教信仰,之前在读 Long Term 或者 Concise3 时,记得有一条准则是:暴露自己的宗教信仰,通常没有任何好处。不过,我本人服务于佛教公益咨询项目,研究方向也是佛教心理学,写作过程之中很难隐蔽,最终选择对于这一内容不再避讳。由于这一决定,我可能会面临的情况是,损失一些对于佛教抱有敌意的来访者,或者接受来访者基于 TA 对于佛教的刻板印象而对我进行的投射。当这些情况对于治疗产生影响的时候,我们可能需要在咨询之中讨论它们。

  1. 这并不带有任何歧视,此类新闻时常见诸报端,而且也是可以理解的。 

  2. 参见自体与主体间性心理治疗。 

  3. CAPA(中美精神分析联盟)教材之中的两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