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logue

我始终相信,好的工具是能够拓展思维;而 Notion 再次以它的设计证明了这一点。

Previously on Notion and Me

我可以说是最早接触 Notion 的一批用户,尚在测试阶段就已开始尝试。与许多人一样,我为 Notion 仿若来自未来的超前设计所惊艳;而它的瑞士军刀一般的使用体验也让我产生了无所不能、万物一体的幻想。

——这种幻想也并没有延续太久。

很快,我就发现了隐藏在其光鲜背后的细小瑕疵,这些瑕疵可能无伤大雅,但却破坏了我对这个工具的极高期待,以至于终于弃之不用。

现在想想,它们不过是导火索而已;真正导致我离开 Notion 的原因,是自己并不知道想要用它来做什么。

再怎么强调 Needs First 也不过分

正如我在浏览与 Notion 相关的评论时意识到的那样,高度定制的设计理念也对用户提出了要求,他们必须首先明确属于自己的功能需求与使用场景,否则就会迷失在一片繁华紧蹙之中。

(就像在用户习惯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,Evernote 也曾大量铺陈 User Stories 制造对于笔记应用的需求。)

与此同时,Notion 实际上呈现了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,在这一形态之下,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定义(笔记,待办,任务管理,wiki)是可以被打破的;但是,打破需要以建立为基础。

Before Notion Came into the Picture

回归 Notion 之前,我已经建立了一套工作流,大体如下:

  • 文件管理:DEVONthink
  • (长文)写作:Gingko
  • 笔记:Drafts
  • 日记:Day One
  • 番茄 + 计时 + 待办:FlatTomato

这套流程与我的个人需求密切相关,因此,它也是高度定制化的,其中选取的工具当然设计精良,但也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行工具。

至于为什么选择这套组合,这里就不再展开说明;我想强调的是:

  • 我在大多数使用场景之中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;
  • 这些工具更多是以某一契合方式满足特定需求。

比如,Drafts 胜在“唯快不破”以及多种输出,这是我对笔记应用的原初想象(而非 Evernote 竭力定义的第二大脑);即使 Day One 功能愈发拓展,我仍然将对它的使用限制在于日记一项。

这也就意味着,当我重新回归 Notion 的时候,它对我来说也不会再是一把瑞士军刀,我会将其打造成为自己需要的模样。

Why Notion for Me

我并不是为了回归 Notion 而回归;太长时间,我只是看着 Notion 变得越来越香,不去动丝毫心念。

——我不需要。

如果现有工具就能满足我的一切需求,我为什么要去操心一款工具的发展历程呢?毕竟,这个世界要去操心的事情不要太多。

没看到我把 GTD 都放弃了嘛? 非数字化也自有一份亲切。

(当然,由于 Things 的盛世美颜,它一直躺在我的程序坞中。我不用它,我就看看,还不行吗?)

回归 Notion 到底还是因为生活变了,需求变了。

逃离只争朝夕的打工生活,想要踏实做一辈子个案,我忽然发现日子慢了下来:从今以后,速度不再那么值得担忧,更加重要的是走得长远。

年过九旬的督导发来邮件:医生告知死亡临近,我也该去做些准备,我们可能不得不停止工作了。

这样的故事听得多了,人大概是会有点变化。

OK 绷一样的任务管理是更不需要了,但我想要有什么来陪伴一路不急不慢的前进。

当然,另外一个原因也是,就像我们或许总是在说的那样,当你脱离某个组织架构,“状态”总会成为一个影响成效的重要因素。我也需要一些分析师之外的外力帮助自己稳定下来。

What Notion has Done for Me

这并不是一个技术帖,所以并不打算详细讲解这个部分,简单说来,我用了几个小时搭建了一个目标(项目)+ 任务系统,它有以下功能:

  • 目标管理;
  • 进度追踪;
  • 任务看板;
  • 日历
    • Focus:目前专注,且未完成的任务;
    • Review:每日回顾;
  • 以及与任务完全整合连接的 lists,包括书单,文献清单,菜谱等,比如书单之中的每个书目也就是一个任务。

于是,我可以在一周计划制定出来之后,每天一睁眼就知道自己今天要做什么,并且(重要的是)立即执行;我可以每天总结做了什么,并且知道这让我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多少;我可以畅爽管理自己的各种清单,而不需要离开自己的任务系统。

最重要的是,这就是我所需要的功能,也正是我发现非数字化并不方便的地方。它能够帮助我达成上文之中所说的目的:

规律,长远地走向我的目标。

根据需求变更,我的 Notion 系统将会持续更新。